佚名的《千岁无忧》这本书可谓用心良苦,内容很吸引人,人物描写精致,高潮迭起,让人流连忘返,婠儿晋王胡巧云是该书的主角。主要讲述的是:九月初二,我被封做晋王妃。那年我十六岁,风风光光的嫁进晋王府,婚嫁的礼节真的繁琐。我在之前从未见过晋王,最多也只看过他的画像。画里的他,神采焕发,眉眼里透着世间的山川万相。
她变得跟我刚入王府时,大不一样了。
徐静嫣瘫坐在床上,脸上缠绕着大块纱布,纱布上隐隐约约渗着脓血。
徐静嫣毁容了!
我第一反应是如此,我隔着一层挡帘看着徐静嫣,远没有了往日的神采,刚想着问些什么。
徐静嫣开口道:「王妃可怪我你的新婚之夜,是我抢走了你的夫君。」
我淡淡说着:「不曾。」
「我原以为,王爷是爱我的。」徐静嫣的声音有些虚弱。「为了我去跟皇上求情,拼了命的让我嫁进来,我原以为他是喜欢我的。」
不是这样吗?我心想着,不是真的喜欢为什么这样费尽心思?他很闲?
见我没有说话,徐静嫣轻笑了一声,用手去探脸上纱布里渗出的血,深深一按。
我见状立刻上前阻止。「不要碰了,会不容易好的。」
徐静嫣又自顾自的说着:「原本这世上多的是薄情郎,我也不该做着有情人。」
从徐侧妃房里出来时,我有些浑浑噩噩,也是后来我才知道,晋王这个人,他爱的女人早就已经死了,而徐静嫣只不过眉眼有些像她。
林雪柔是个性子寡淡的人,她不争不抢,徐静嫣进王府一个月后,林雪柔就嫁进来了。
她不爱与人说话,更对晋王不关心,唯一的爱好就是弹弹琴,或者修剪花枝,见了我面唯一可说的也只有那一句。
「王妃安好。」
徐侧妃自从被禁足之后,晋王来我房里的次数就多了。但与我又没什么话,我倒是巴不得他赶紧吃了晚饭就走!
我虽不受晋王宠爱,但日子还算过得去,该给我的,晋王也一样没落下。
胡云巧这个吃货钻研了厨艺,每次做完的新菜式都会让我先品尝一番,我若是没出什么状况,这就算是她做的成功了。
一来二去的,磨练了一年的厨艺。我这个试验品总算看到了盼头。
胡巧云笑嘻嘻的搬上她新做好的锦鲤冬瓜汤给我品尝,味道还算不错。
我嘲讽着:「这一年可没白让我受苦,可算见了希望了。」
胡巧云:「也就只有你了,换了旁人谁能品尝呢。」
也对,我回想起先前胡巧云给王爷做糕点,信誓旦旦的说自己做的可谓府上一绝,连厨子都要夸她两句,这晋王是傻的,他信了。
吃了没两口,晋王当时脸就黑了,连着一个月都没曾见过胡巧云。
躲瘟神一样躲她。我虽受着胡巧云这些年的折磨,味觉倒是没变,堪称奇迹!
有喜
几日之后,胡巧云做了许多羊肉葱馅的烙饼给我吃,不知怎的,没几口就犯了恶心。
胡巧云皱着眉又咬了好几口饼,确认好味道没错,还指着我的鼻子说道:「这次可别冤枉我诶。」
我:「…………」没等我说出口,胃里又犯了恶心。立刻径直转到小盆边上吐了起来。
胡巧云撤了烙饼,给我叫了郎中瞧瞧。
不知是不幸还是万幸,我有孕了。
晋王知道之后很是高兴,一连好几日都来看我,我一时不知道他是喜欢我的,还是喜欢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。
他几乎日日都来看望我,颇有一番初为人父的喜悦之色。
我心里多半还是有几分担忧,我不知道如何照顾孩子,还能不能每天吃胡巧云做的饭了。
一天夜里,晋王将我揽在怀里。念着:「婠儿,这几日我总是特别疲惫,总有些让我心力交瘁的事,我日日过的很忐忑,也很孤寂,得知你有喜时,我是真的高兴,好像这世上终于有了一个跟我真正有牵连的人。」
我不知如何安慰他,靠在他的肩头。哼唱着儿时阿娘唱给我听的童谣。
末了。我说着:「若可以,我也可以成为王爷值得信任的人。」
我没直接去看他眼睛,我不知他是如何看我的,他抱我抱的更紧了。
晋王母妃死的早,如今皇权中局势不安,太子被废,晋王与安王都是大臣们争相去辅佐的对象。皇帝久病卧床,太子之位一直没有人选。
说起来,我与安王爷有过几面之缘,左不过是因着我父亲是汴州刺史,我的嫡长姐又是安王妃。
到底父亲也是更偏向于安王的,至于我这个不受宠的小女儿,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。
一连过了六月,我的肚子愈发大了,有些尖尖的。胡巧云说他是个大胖小子,还说生下来肯定随她一样,能吃能玩能闹。
我被她逗的,笑的肚子疼。像是王爷只费了一晚上的时间,而胡巧云费心费力了十个月盼着孩子出世。
林侧妃偶尔还是会来看我的,她进来时,身上带着些厌世不入凡尘的清冷气息,一颦一笑都很得体。
她带了很多补品给我,还有一些小孩穿的衣服和鞋子。
林雪柔不爱笑,但是耐不住我跟胡巧云总是闲不住的去找她。
又过了两个月之后,林雪柔算是彻底加入我们一起吃饭的大团体里面了。
胡巧云做了许多菜,林雪柔认真的一一品尝。半响说出:「很好吃。」
我和胡巧云几乎要抱在一团,喜极而泣。真想跟林雪柔说一说我当实验品的那年的苦楚!若不是我先自告奋勇的去当实验品,说不定还不能挖掘胡巧云做饭的本领呢!
在我还在为孩子出世做准备时,我得知了一个消息,徐侧妃昨夜没了。
自打怀上孩子之后,我便很少去看过她,听照顾她的嬷嬷说:
「侧妃前几个月身子就不大好,找了郎中看说只需调养一阵子便能好了,可是侧妃不听劝,药不好好喝,饭也是越吃越少。人也慢慢瘦了,伺候她的婢女昨天递给她的饭盒没有被动过,今早上一看,侧妃怎么也叫不醒,人已经走了。」
嬷嬷还想说着后半句,王妃请节哀。但又思量着我与徐侧妃的关系似乎不太好,后面的话她就没说了。
徐侧妃走的突然,但也是意料之中,我想应该算是她的心病。
我不清楚王爷最后一次跟她见面之后说了什么,不久之后她便划伤了自己的脸,结了块厚厚的血痂,王爷知道之后更是生气了。
徐侧妃知道,他爱的是她的脸,不是她的人,也从没有把她放在心上。
晋王没来看过她,到死都没有,他是个薄情寡义的人,我见过他宠爱徐静嫣的样子,也见过他冷落她的样子,所以我从没有把心放在他的身上。
我只盼着这辈子能跟府上的姐妹,无忧无虑的,至于王爷怎么想是他的事。只要我和我的孩儿平安的度过余生,日子一天天过着,总会有指望的。
徐静嫣的后事草草的办了,她娘家没什么值得依靠的人,唯一可拥有的只有王爷的爱。她曾视若珍宝。
年除夕夜,王府上下跟着热闹了一番,只不过王爷在外办事不能回来陪我们几个姐妹,但有胡巧云做好一桌子菜,林雪柔为我们弹琴吟曲,这样平凡的日子我愿意永远也不翻篇。
除夕夜的这一天,我的孩子出世了。
孩子没让我受太多苦,很顺利的出世了,也许他也很想看一看这世间。
胡巧云满屋子乱跑,扯着林雪柔喊叫:「是个男孩是个男孩!王妃生了个儿子!」
看她急的满头大汗的模样,我倒是真的觉得这个孩子是跟胡巧云有关系。
胡巧云和几个嬷嬷轮流抱他,似乎所有人都很喜欢这个孩子。
胡巧云又把孩子递给我抱抱,我有气无力的抱着他,轻声哄着他。
嬷嬷说这孩子虽然生下来哭的声音大,但笑的声音也很大,头一次见到会笑的那么开心的孩子。
我给孩子取名叫安康,希望他能平安健康的长大吧。安康的出世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,我将更多心思花在照顾安康身上了。
除夕之后,王爷有一阵子没有回来了,但怕我们担忧,会托人带信告诉我们他一切安好,不必挂怀。
胡巧云还是会变着法的给我们娘俩做好吃的,林雪柔算是被她给带坏了,不仅话说的多了,还会时不时顶嘴。
我甚至有些怀念林雪柔还是那个清冷孤傲的大美人时候了。
胡巧云摇晃着拨浪鼓,安康的大圆眼睛就滴溜溜的跟着她转,伸手抓着,吧唧着嘴,不一会就笑了起来。
安康爱笑,胡巧云就越是喜欢他,整日抱着他不撒手,林雪柔掐着胡巧云的腰,让她好一阵吃痛。
「要孩子就自己生去呀。」
胡巧云撇了撇嘴,「谁要跟王爷生孩子,要生也是要跟婠姐姐一起生!」
林雪柔对着胡巧云又打又骂,胡巧云不忘回头叫着:「柔姐姐啥时候跟王爷生个小公主让我玩一玩!」
看到她们打闹,我不禁心中感叹:「多幸福的四口之家!」
正宫
再见王爷的时候,已经是三个月之后的事了,他带着兵逼宫谋反,处理了一批支持安王的大臣。
而我的父亲张有淮,也被剥去了官职,连同那一批大臣一起告老还乡。
这算上是好的,毕竟我父亲没有做出太出格的事,王爷也念着我的缘故,只剥去了他的官职没有牵连家族,已是万幸。
晋王稳固了朝堂之后,便在林老将军的拥护下,在此称帝。
而我和胡巧云,林雪柔也住进了宫里。
离开王府的那天,我竟然还有些不舍,这个我住了一年多的院子,依稀还能看到胡巧云和林雪柔来来往往的身影。
不过好在,她们还能陪着我进宫。
晋王……不,是皇上,皇上封了我做皇后,林雪柔为贵妃,胡巧云封为胡婕妤。
她们二人离我住的宫殿很近,虽然不似在王府里面,但好歹姐妹们应该有了照应。
皇上能顺利称帝,少不了在背后辅佐他的几位大臣,其中林老将军出兵围剿,许太傅巩固朝堂。皇上自然也不能亏了许太傅的女儿,许太傅的长女,年十七岁。
于皇上登基的那一年一同入宫选秀,封做了贤妃,与她一同进宫的,有俩个封了宝林,还有一个美人,都是个个出挑的美女。
皇上还是会顾念着孩子的情分吧,会每个月来看望我几次的,每次来几乎都要说着一样的话:「料理后宫辛苦了,照顾安康辛苦了。」
我笑着回他:「臣妾不辛苦,皇上才辛苦。」
皇上留宿在我宫里,要我唱着上次给他唱过的童谣。那首哄孩子的歌。
我愣了愣,皇上今年算着也有二十五岁了,竟也还喜欢那样哄孩子的歌。
我哼唱起:「风来了雨来了和尚背了鼓来了哪里藏,庙里藏一藏藏了个小儿郎,小儿郎你看家锅台有个大西瓜。」
我自觉的唱的不好听,一时间面红耳赤。皇上依旧把我抱着怀里,下巴抵在我的肩头。
问道:「要是朕日日来,婠儿可否能日日唱?」
我笑着戳了一下他的眉头,说:「只要皇上来,臣妾就给皇上唱。」
但我知道,皇上算是薄情寡义的。他的心有一大半都在江山上,只有在闲下来时,才会想起他后宫的这些人。
而后来的日子,他也没有做到日日来看我,上个月有十来天去了贤妃那,看了两次贵妃,一次胡婕妤,还有几天是叫了郑美人和王宝林去侍寝。
他唯独没来看过我。
网友闭眼听风点评:真的好看,对比当下言情文不俗套,看起来没有腻的感觉,作者加油!
网友姐姐魅力值爆表点评:很不错的一本书,是我看了这么长时间唯一能够一直看下去的书,人物刻画的很鲜明,可以看出来作者用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