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发配?那就种桑养蚕养娇滴滴的娘》此书作为盛世如梦的一本言情小说,情节曲折且丰富,题材相对新颖,跌宕起伏值得一看。主要讲的是:开局就是发配?现代独立女性,一朝穿越,却跟着父母被发配做苦力,有每日要上工做牛马的父亲和娇滴滴的娘亲,顾远蓉打起精神,想着办法苟活下来。本打算就靠着种桑养蚕来养活娘亲,没想到……父亲要造反她又成了京城贵女顾远蓉怀疑人生了,她到底为什么会穿过来的?不是为了养活娇滴滴的母亲?那是为什么?敬请期待揭晓顾远...
顾远蓉心想得想办法赚钱,改变如今窘迫的生活,穿的用的艰苦点无所谓,可营养得跟上,她一个三十多的成熟女性,跟父母睡一起也有点不合适,撸起袖子,干起来!
卫氏也醒了,顾父就起来把挂在芦苇杆上的馒头拿过来,分给妻女吃,水也没有准备,三个人吃得难以下咽,不过都没有吭声,闷头吃完。
顾父推开芦草门,拿起个瓦罐,跑出去找水源,小蓉儿也要跟着去,卫氏一个人不敢留在窝棚里,就这样,父女两个搀扶着卫氏,三个人一起去找水源。
走了快一里地,才看到这片土地的原样,一片碧绿,沟渠纵横,村民的一排屋子远远的在田头,田地里都是一尺高的水稻苗,这会儿没有人,只有咕呱咕呱的田鸡叫,他们三个人就在沟渠里打水洗漱一番,打满两陶罐的水往回走。
沿河道两里地的村民都迁走了,现今河道边的田地都被河泥埋住,时间久的已经成了沙土,跟水田里的黏土根本不一样,看来也不好长农物了。
顾远蓉心里在盘算着怎么赚银子改善生活,他们是被发配来的,应该不会分配土地种粮食,当然他们一家三口谁也不会种地。
到了窝棚,顾璟开始砌灶台,从沟渠那边挖来的黏土,就糊在砖头接口,父女两个囫囵地就砌好了一个简易灶台,没有办法,都不知道怎么砌,顾远蓉回忆着昨天看到邻居家的指挥着父亲,如今只能这样了。
慢慢地窝棚区开始嘈杂,人们都起床开始准备下河道干活了,男人挖河道,有力的女人也一起挖,有的女人去监工站做箩筐簸箕,供应河道工们及时更换,没有一个闲的。
他们完成自己村里的任务量就可以回村,换下一个村子来服劳役。
其他人都是静海县征来的劳役,只有他们家是发配来的,所有特别格格不入,还好顾璟有一把子力气,一天下来,劳工们都对他一视同仁了。
卫氏母女不好参加挣任务量,也不会干那些活,顾远蓉就拉着母亲去捡柴火,她们跑到很远,才找到一片树林。
第一次捡柴火,卫氏实在走不来乡村土路,连摔了几次,顾远蓉心疼母亲,想把她送回窝棚,但卫氏咬牙坚持下来。
母女两个捡着掉落地上的枯枝,用带来的绳子捆成两小捆,母女两个一人一捆往回走。
路过稻田时,看到有村民卷着裤腿子在地里忙活着拔草,他们看到卫氏母女,也没有好奇。
今日顾远蓉找出来深色的衣裙,把裙摆用细绳捆住,改成简易萝卜裤,在母亲和她脸上都抹了些沟渠里的泥巴,天气热,汗干了又流,就是灰扑扑脏兮兮的脸蛋,比村民看着还要粗糙的皮肤,也没人好奇。
顾远蓉又去监工站问砍柴刀什么的工具有没有,怎么领取,或者是怎么购买的。
站里公房只有一个向文员或者仓库保管员的在,是个穿着粗布儒衫的蓄须老者。
顾远蓉出门,都要把母亲带上,因为周围的村民们都知道,窝棚区来了个京城的美娇娘,都传到了远处的村子里,有些闲汉和妇人就跑来看猴子的看卫氏。
把卫氏吓得都不敢出窝棚了,直到顾远蓉打水回来,把那些赶走才消停些。
顾远蓉看到几个男人眼里对母亲的垂涎之色,当着他们的面,用柴刀炫了几招劈柴的手段,才止住了那几个人的贪恋。
顾璟干了几日活以后,也不穿上衣了,跟着村民们光着膀子,露出精壮的上身,那些守着不肯走的闲汉,才彻底退了心思。
顾远蓉转悠了十来天,才想出一个赚钱的法子,她去找了站头,说要在河泥上种桑树,站长收了外祖家的好处,也不为难小姑娘,让人把她带到附近村子的里正家,让她自己跟里正掰扯,河道外的土地不归他们衙门管。
小姑娘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里正,里正是个瘦干老人,抽着旱烟听顾远蓉讲桑树的用处。
静海县这一带,都是优质的粮食产地,没有人用来种树的,如今被征用来堆河泥的地,确实不再好种水稻和麦子。
顾远蓉说:“等河堤的桑叶大批量的长出后,再发动村民养蚕,这样就能卖给收蚕茧的,村民可以赚到额外的银子。”
里正听出点东西,让她们母女先回去,待他问了亭长再说,这事他做不了主。
因为单单静海县内,河道就有四十多里,他们村有五里河堤,光堆河泥的河堤就有三千多亩地,看来得问问亭长,再找找县太爷,此事是个可以升官发财的良策,里正想去拍拍亭长的马屁。
顾远蓉知道里正是要找上级,她怕自己太出风头惹祸,就求里正瞒下她出主意的事情,里正看着这对随男人发配来的罪人母女,确实不适合出头,也就点头答应了。
“太感谢里正爷爷了,到时给我们母女一小块地,能让我们一家吃饱肚子就行。”顾远蓉感激不尽的说。
母女两个告辞往河堤走,卫氏问女儿怎么知道这些的,顾远蓉说在表哥的书房里读过一本书,写了丝绸的来历,蚕吃桑叶,吐蚕丝结蚕茧,蚕茧制丝,丝织成布,染色成面料,裁剪制衣的过程。
“母亲,您原也有自己的绸缎铺,那些绸缎都是由一个个蚕宝宝吐出来的丝制成的,光扬州府就有多少富贵人家需要绸缎,我们种桑树,就是挣个辛苦钱,不打眼,又有些许银子赚,母亲!是不是蓉儿很聪明!”顾远蓉愉快的摇着卫氏的手,求表扬。
卫氏眼睛又红了,她心酸女儿的懂事,更是心酸女儿跟着她从富贵跌入泥潭。
“母亲,抱抱,蓉儿累了。”顾远蓉发现卫氏又伤感了,赶紧撒起娇来,卫氏忙抱起女儿,顾远蓉就搂着母亲的脖子,小脸蹭着母亲的耳朵卖乖,卫氏一下子愁容消散,母女俩快快乐乐地回了窝棚。
顾远蓉挺珍惜如今的状态的,小时候父母带着两个哥哥到魔都谋生,把她仍在老家跟爷奶待着。
直到在魔都上大学,毕业留在魔都工作才能与父母才能常见面,其实亲情就很淡了,穿到这里,反而能日夜与母亲在一起,她倒是忽略了环境的艰苦。
每日顾璟下工回来,三个人都会把一天发生的事情讨论一下,遇到难题,就商量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,这是顾远蓉引导着父母养成的习惯。
环境突变,人都需要有情绪的输出,这里举目无亲,只有他们一家人抱成团,相互取暖慰藉,有事情也能一起想办法。